武陵区地处常德市核心城区,因流动人口多、企业改制职工多、征拆人口多,曾经访情复杂、矛盾多发。近年来,该区以打造群众信访县级“终点站”为目标,不断下沉信访服务,探索“枫桥经验”武陵特色实践,实现了信访工作提质增效。
因真抓实干、成效明显,今年初,武陵区获评2022年度“全省信访工作示范县(市、区)”。
下沉服务,跑出信访办理“加速度”
信访,被称为“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如何进一步方便群众上门,畅通信访渠道?去年9月,武陵区信访局搬迁至该区沙港农贸市场旁,新建标准化信访大厅,引入武陵区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涉法涉诉信访室等部门入驻。
门好进、少跑腿,买菜时就可以顺路反映诉求……去年以来,农贸市场旁的信访局被当地群众津津乐道。更值得称道的是,该区不断完善初信初访首办负责制,要求首办单位对一般性信访件10日内办理完结,努力让群众“最多访一次”。
与此同时,武陵区变“被动接访”为领导“主动下访约访”,架起“连心桥”,跑出信访办理“加速度”。
永安街道牯牛岗社区商校路居民联名写信给区领导并通过市长热线反映,小街小巷无路灯出行难。因该问题属三改四化工程遗留问题,导致无责任单位承办,一直未解决。武陵区信访局将这一情况编入《访情周报》上报给区委书记康少中。10月31日,康少中专门来到永安街道下访,面对面听取居民诉求,现场办公明确责任单位,并要求一个月内让路灯亮起来,现场群众拍手叫好。
据统计,截至目前,康少中批示《访情周报》25次,助推相关职能部门主动下沉服务,化解信访个案18件、信访群体7个。
武陵区委副书记、区长寻健把信访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通过常态接访、定期约访、重点走访等方式,“零距离”听民声、解民忧、纾民困。武陵区的区直部门、乡镇(街道)及村(社区)不断推动领导、制度、资源、服务下沉,提升信访工作办理效能。
今年以来,全区领导接访、下访、约访167批251人次,及时化解矛盾、纠纷138个,化解中央、省、市“挂号”信访积案13件。
传承枫桥,及时就近解决矛盾纠纷
20世纪60年代,诸暨市枫桥镇的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的“枫桥经验”。武陵区不断丰富、发展“枫桥经验”,形成了一套处理矛盾纠纷的独特做法。
该区以居民小区、村民小组为单元划分网格,推动乡村干部、政法干警、机关干部、平安志愿者等力量进网格,落实“三张清单”制度,实现政策宣传在网格、问题反映在网格、动向掌握在网格、苗头摸排在网格、矛盾处置在网格,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位于武陵区的一家医院搬迁新址后,附近小区居民在社区网格群内反映医院空调噪声大影响睡眠,网格员迅速将问题反馈给社区、街道,社区、街道引导业主和医院协商,要求妥善处理空调噪声问题,医院引起高度重视,立即着手整改,避免了矛盾进一步上行。
此外,该区大力推广“武陵红”“和事佬”“近心帮”等社会组织参与纠纷调解,发展“五老”人员、乡贤、法律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成为矛盾纠纷调解员,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府坪街道体育东路社区的“姚跃林工作室”充分发挥党员优势,团结社区里的党员、志愿者共同参与社区治理。据统计,“姚跃林工作室”和姚跃林个人参与协调、处理的居民诉求近500起,让一大批矛盾纠纷就近就地解决。
“你有迷惑我释疑,你处困境我解难,合法利益我维护,责任使命担在肩,喜看党风与民风,温暖和谐如春天。”这是武陵区信访局自创歌曲《武陵信访民心暖》里的歌词,也是当下该区信访工作的真实写照。
武陵区信访局局长李涛说,信访服务沉下去,民心自然暖起来。
(来源:湖南日报)